【转】浅谈文物修复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2021-11-12

文物是人类历史生活发展历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研究、艺术、科学考古价值的珍贵文化遗产。所有被称为文物的文化遗产唯有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不能再生产,只能最大限度地将其长久地保存下去。随着时间地境迁,自然环境地不断变化。纺织品和纸张的腐朽、染尘、虫蛀和霉变,古建筑群木质构件的腐朽,石质类文物的风化,彩绘陶器、壁画的褪色剥落,金属类文物的有害锈蚀、金银器的蜕变;大批古文化遗产、文物遗址、古墓遗址、革命文物遗址、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出土的珍贵文物都遭受到严重的的破坏和损坏。

为了尽快挽救已经腐朽、破坏的文物,尽可能地将其受到保护。使它们再次获得重生,文物修复与保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文物修复是一项非常专业的技术职业,作为一名文物修复技术员,需要具有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极大的耐性和顽强的毅力。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标准以及培养机制不健全,导致中国的文物修复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对于文物修复技术员的培养一般是师傅带徒弟,再者是参加由国家举办的文物修复培训班。但是,由于文物修复得不到重视,截至到目前为止,全国仅有的文物修复技术员少之甚少,这严重地影响着文物修复的完善与保护。

文物修复是负责对出现破损的古籍、字画装裱、壁画、古木家具、文物遗址、革命文物遗址、出土文物、流散文物等进行修复还原的职业,对文物的修复要遵循"复旧如初"的准则,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需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美术功力作为支撑,否则会失掉文物的古风古韵。修复一件文物,有的文物修复时间需要半个月,有的要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完成。一件文物最终的定级,与修复时是否充分保留、展示其历史文化信息,有着很大关系。由于文物修复场所处于博物馆中,与文物库房相伴,多数文物修复人员不会主动邀请亲朋好友前往工作单位“做客”,所以在一般人看来,文物修复从业人员颇为神秘。

文物修复包括:古籍、字画装裱、壁画、古木家具、文物遗址、革命文物遗址、出土文物、流散文物、非物质文化遗址修复,不可移动文物修复和可移动文物修复的还原。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建筑遗址修复、古墓遗址修复和革命文物遗址修复、古代壁画修复等,可移动文物修复包括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修复和社会流散文物修复,字画装裱、古籍修复;尤其是对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精品的修复要求更高。他不仅要求器物的完整的原貌,而且还需要器物原始年代独有的特殊风格的完美性。大致的分为三类:即研究、展览和商业修复。三种修复虽存在同一个目的、方法上还存在着差异,但在保持文物的原貌上仍是相同的。

修复文物一般须经清洗、加固、粘接、补配、绘图、粘补等十多道程序,作色作旧是最关键性的一个环节,也是一项非常细心的重要步骤,不仅要求修复员巧夺天工的技能,更要对色彩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和剖析能力。

文物修复不仅要掌握每个朝代的历史文化演变、绘画、文字功底等重要知识,还要具有-定的物理、化学、美学、材料、材质的广泛常识。除了专业精巧技术才能,还需要具备超强的耐性、恪尽职守的责任心和顽强的毅力。

文物修复是一项非常重要精细且耗时耗力的工作,要做到精雕细刻,决不能百密一疏,更不能有细微丝毫的闪失。文物也具有生命,其主要是对不完美的事物用一种近乎完美的手段来对待,用世上最贵重的材质来弥补这种不完整的残缺,精心修复,面对残缺不去试图掩盖,欲盖弥彰,坦然的接受生命中的这份不完整的残缺美,在无常的世界中恪守心中那份对美的向往。文物修复技术员也犹如一个主刀医生,只不过从事的手术职业不同。同样,手术不允许失败,否则一段历史也许就此消亡。就像一个手术病人一样,手术成功,等于主刀医生赋予了病人第二次生命。

文物是当时社会文明的一部分,反应当时的经济、文化、政治、战争,残破的文物固然具有悠久的历史感。但修复后的文物更能完好的表现当时的社会风貌。文物的修复也是以当时的文化背景为理论依据。而不是盲目的修补,修补的意义是为了让更多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直观的欣赏了解当时的文化。

文物修复的另一层意义在于文物也是一件具有考证历史和科学价值的艺术品,残缺的文物固然有残缺美,但领悟残缺美需要一定的文化涵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而一件相对完整的器物则相对要好理解的多。如同当年的马踏飞燕残缺是完全感受不到那种凌空腾跃的通灵之感。修复后会当凌绝顶的想法会不由自主的出现在你的脑海里:马的灵性立刻活灵活现。

因此,对研究、展览修复的文物要求则更高,不仅需把破损的器物恢复原貌、还要在颜色上也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使文物的色调、纹饰的还原和质感体现出完好无缺的视觉、以达到完整逼真的效果。

但是,就目前文物修复而言,文物修复的目的是对古迹文物和流散文物因自然力作用所造成的破坏进行完整的恢复原貌。由于文物修复专业人才和文物修复技术以及文物修复材料的匮乏,文物修复很难达到自身的要求和完善。要达到文物修复自身的要求和技术完善。首先必须考虑对文物修复人才的技术培训,掌握文物修复的最新技术,在文物修复技术上要求精益求精。在人才技术培训和文物修复材料需要持续更新。将文物修复专业技术人才的修复技巧和优质的修复材料相结合起来。来达到对破损文物进行完整、完美的修复,达到恢复原貌起着关键性作用。

其次,文物修复材料以及修复工具极为重要。修复工具与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修复后的质量。因此,在修复古陶瓷、古瓷时选购的修复工具以及修复材料时,必须选购优质的修复材料与修复工具,这样才不会造成在进行文物修复进程中多次返工现象。对于古陶瓷、古瓷、古木家具的修复离不开环氧树脂、固化剂、石膏粉、调料板、调料瓷板、橡皮泥、砂纸、刻刀、锉刀、颜料、调色板、清漆、香蕉水、镊子、药棉、酒杯、喷笔、毛笔、502粘合剂等。字画的装裱离不开覆背纸、排笔、棕刷、丝带、浆糊、标尺、头(地)轴等、而对于古籍的修复离不开真丝线、纸浆补孔机、配纸、纸浆等。配纸不需要高档的配纸,一般普通的适合纸张就可以。每件文物的修复所具备工具和材料不同,修复过程也固有不同。

因此,我们在进行文物修复进程中要具备极大的耐性区分对待。

  对文物修复最重要的目的,尤其是对古墓遗址的修复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对历史朝代的文化演变有更深层的了解和认识,让他们了解和掌握古文化演变的历史进程。革命文物遗址的修缮是为了更好地对下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1927年8月1日,江西南昌发动了武装暴动。以周恩来、朱德等领导的机关前敌委员会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拉开了序幕。掀起了一波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浪潮。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的标志。同时也扩大了我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武装暴动的总指挥中心就座落在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中山路的原江西大旅社。建国后,列为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现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以列为中国近代史的唯一见证。并多次进行了修缮和扩建。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

1933年,蒋介石到南昌亲自兼任赣粤闽边区"剿匪"军总司令,对中央红军进行第四次反围剿,指挥这次"清剿",企图将红军主力一举歼灭。行政办公指挥中心就座落在江西省南昌市中山路百花洲为蒋介石南昌行营,后改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无数政令、手谕从这里发出,对时局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唯一见证。

在这栋楼里有个地下室,名为水牢。江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北上抗日先遣队总司令方志敏,1935年1月27日,不幸被俘入狱,被押解到玉山,再解上饶。同年2月,从上饶押到南昌,被关押在此处。1935年8月6日,在南昌的下沙窝被秘密杀害,时年36岁。

                                                    方志敏烈士

为纪念这位为革命解放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政府在新建方志敏广场建后历时一年,建立方志敏爱国事迹陈列馆。弋阳县城北面峨眉嘴山顶建立了方志敏纪念馆,方志敏烈士陵园兴建于1962年,建成于1965年。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中宣部批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和民政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点。

                                           方志敏烈士陵园

                                                方志敏纪念馆

总之,革命文物遗址的修缮、扩建和历史文物的修复与保养,其主要意义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了解、认识和掌握更多的历史文化的演变进程,历史朝代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文关怀。


来源:微信公众号